2022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诊疗指南》中成药推荐强肝胶囊

  来源:网络  2024-08-29   阅读: 1487

IMG_25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基础上形成的,出现血清生化酶学超过正常值上限,或(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显示肝细胞脂肪变>5%,伴有炎症及肝细胞损伤(如气球样变),并除外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原因,如大量饮酒、长期应用促脂肪形成药物或单基因遗传紊乱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向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占41.4%~54%,合并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通常肝组织学损伤严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检出率高,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例为3261万,相关建模预计2030年发病率将增长 48%,达到 4826 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经成为21世纪肝病领域第二大肝脏疾病,预计未来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逐渐成为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和原发性肝癌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1. 指南参考范围

本指南界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诊断、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评价和预防调摄。

本指南适用于16周岁以上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中医临床诊疗;适用于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院肝病科、消化科,基层医院等相关科室。

  1. 术语和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基础上,出现血清生化肝脏酶学超过正常值上限,或(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显示肝细胞脂肪变 > 5%,伴有炎症及肝细胞损伤(如气球样变),并除外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原因,如大量饮酒、长期应用促脂肪形成药物或单基因遗传紊乱等。

三、中医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古籍中无确切的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肝癖”范畴,是因嗜 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他病传变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瘀互结,壅滞肝络, 体内肥浊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所引起的以胁肋胀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四、中医辨证

4.1 证候

a)湿浊内停证

主症:胁肋胀满。次症;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头目昏懵;干呕欲吐;大便溏泄。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

b)湿热蕴结证

主症:胁肋胀满。次症:口中发苦;口黏不爽;面部油垢;胸脘痞闷;周身酸困;大便粘滞;小便黄赤。舌脉: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c)痰瘀互结证

主症:胁肋胀满或胁肋刺痛。次症:口干舌燥;口中发苦;胸脘痞闷;面色晦暗;手掌赤红;蛛丝纹缕。舌脉: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舌下脉络。

五、指南推荐强肝胶囊的应用

强肝胶囊:(证据级别:II 级;弱推荐)

成分:茵陈、板蓝根、当归、白芍、丹参、郁金、黄芪、党参、泽泻、黄精、地黄、山药、山楂、六神曲、秦艽、甘草。

主要功效: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

适应病症:胁肋不适、口干口苦、倦怠乏力、心烦易怒,属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

注意事项: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高酸性慢性胃炎者应减量服用,妇女经期可暂停服用。

强肝胶囊说明书明确表述其具有“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可用于脂肪肝、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Chalasani N, Younossi Z, Lavine JE,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actice guidance from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J]. Hepatology, 2018, 67(1): 328-35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26(03):195-203.

相关文章